发布时间:2024-12-17 11:05
在求职过程中,许多同学对大厂趋之若鹜,认为大厂的所有岗位都是优质选择。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特别是那些所谓的 “创新类” 岗位,可能隐藏着诸多风险。
这类岗位通常是企业新搭建部门后开放的,在招聘软件上常以 “创新”“内部创业项目”“Innovation” 等诱人的词汇吸引求职者。看似充满机会,能在全新赛道打造现象级项目,但实际上成功率极低。
首先,这类岗位设立之初,往往是因为企业内部对项目缺乏信心或战略规划不清晰,以 “项目制” 推进。这就导致项目方向频繁调整,甚至半途夭折。新人在这样的岗位上,除了疲于应对变化,很难获得实质性的成长。
其次,由于公司不确定项目能否成功,宣称 “希望项目能自负盈亏”,从而在人员配置和资源支持上十分有限,进行风险管理。但从正常的业务逻辑看,新项目启动阶段需要大量的战略投入,成功后才能盈利以弥补前期投入。这本质上是一个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的难题。
正因为如此,内部员工往往对这类岗位避之不及,公司只能对外招聘一些不了解情况的 “小白鼠” 来尝试。为避免陷入这种困境,对这类岗位进行反向背调至关重要。
一是通过内部员工打听。找到岗位所在部门的内部员工直接交流,这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可以借助朋友、家人、学长学姐的人脉资源联系到内部员工,若实在没有,在脉脉上打听也是一种途径。
二是进行桌面研究。招聘人员为吸引求职者可能会夸大产品的知名度,辨别方法很简单,在淘宝上搜索产品,查看销量和消费者评价,或者向同行打听,就能了解 “创新产品” 的真实销售情况。
三是在脉脉、小红书、知乎等平台搜索相关关键词,综合考虑大家对公司和岗位的反馈与点评,判断是否如 HR 描述得那么好。
如果留学生目前依然对求职目标没有头绪,不了解国内外校招岗位,可以咨询海马职加的求职老师,专业求职规划师会根据留学生不同专业以及个人求职意向帮你做好求职规划,追赶校招末班车快速上岸。
海马职加会为你提供:
1、深度测评:根据测评结果挖掘你的核心优势和美中不足,明确职业发展方向;
2、个性化简历优化:提炼工作经历,提升简历的求职竞争力;
3、模拟实战面试:真实场景模拟,提升临场反应能力,消除单面群面的紧张感;
4、公司情况解读:紧跟市场趋势,解读求职岗位;
5、谈薪技巧:运用谈薪技巧拿到更好的offer;
6、求职问题全流程解答;
7、求职焦虑缓解。